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嘉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嘉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二黄宗截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式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藏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说明朱嘉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据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末清初儒家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思想主张。

 

(1)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 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恢复良知. 二者没有本质差别.二者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理”,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 (2)思想主张: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 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解析】依据材料一中“一物不格”“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的信息并结合朱熹和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方式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目的结合维护封建专制回答即可。 依据材料二中“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为学应求务实”的信息归纳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z材料一孟子和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们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仁者元敌”,实行王道就可以元敌于天下苟子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希望借助圣人的教化,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其礼义,制法皮”,转化人的“恶”性;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命题.材料二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一一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苟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查看答案

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 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 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查看答案

孟德尔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从事研究工作,在培育豌豆时偶然发现了遗传定律,他以此否定进化论,认为基因特征从其亲代就有而非后天获得,进而提出,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万物都是上帝一次性创造的,并且永恒不变。这说明

A. 实验方法成为神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B. 神学研究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

C. 科学发展中存在着和宗教神学的斗争

D. 神学成果可以弥补自然科学的缺陷

 

查看答案

《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    )

A. 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B. 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C. 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D. 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

 

查看答案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 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 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