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到:“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 强调社会责任感
B. 提倡知行合一
C. 构建新儒学体系
D. 重建伦理秩序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A. 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 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 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 否定“六经”的权威地位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
A. 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B. 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
C. 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
D. 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