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年12月14日,苏联《真理报》的社论说:“(张学良)本人乃一贯采取不抵抗政策。现存他乃以抗日运动从事投机,俨然高举抗日旗帜,实际上则助日本使中国分裂,使中国更加骚乱,成为外国侵略之牺牲品。”这一评论
A. 准确指出了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动机
B. 说明西安事变违背国内抗日救亡呼声
C. 反映了苏联支持中国抗日的基本立场
D. 对西安事变结局的推断符合历史事实
“兵匪互换”是北洋政府期间军队与土匪的非制度关系的主要表现。朱执信有云:“古人寓兵于农,近人寓兵于匪”;黎元洪总统1922年通电亦称:“遣之则兵散为匪,招之则匪聚为兵”。该现象的出现( )
A. 根源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带来充足的兵源
B. 反映了民国时期国民在职业选择上的自由性
C. 说明“为匪耻辱”文化心理困扰的解除
D. 反映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政治动荡
毛泽东说“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渊”指敌人,“鱼”指群众),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彩。关门主义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材料反映出中共( )
A.宣扬敌后抗战
B.主张全民族的抗争
C.坚持持久抗战
D.建议国共联合抗争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
A. 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 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
C. 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D. 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
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等一大批组织。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其反映了
A. 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B. 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C. 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
梁启超说:“昨日就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梁启超意在说明
A. 共和体制不符合国情
B. 政体变革需要过渡期
C. 应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D. 应以革命推翻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