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宋代农业生产力发展迅速,“在这种经济发达的情势下,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自然要作为商品卷入市场’’。宋代权势阶层实现对土地的占有,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合法的土地交易;

诱骗(如向土地拥有者许诺可以免除赋税);

非法放贷和胁迫(放高利贷导致农户破产,借机胁迫农户交出土地所有权)

                           ——摘编自王也《宋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材料二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9月30日专程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设。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指出,土地流转的本质,就是推进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虽与我国在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但其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积极意义。

——摘编自尹红梅《英国圈地运动对我国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政府推行“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土地政策、英国圈地运动和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社会转型的不同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土地政策调整的看法。

 

(1)原因:宋初“藏富于民”指导思想的影响;顺应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合法性的需要;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土地商品化。 (2)不同影响: 宋代受重农抑商的封建传统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影响,失去土地的中国农民只能终身被束缚在土地上,极难推动社会转型的实现。 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提供了自由雇佣劳动力,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和转型。 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有利于农业摆脱落后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流转土地承包权有利于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使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 (3)看法:一定时期的土地政策的调整与当时的历史状况紧密相关;土地政策调整一定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兼顾农民的权益;土地政策是涉及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可概括为宋初“藏富于民”指导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在这种经济发达的情势下,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自然要作为商品卷入市场。宋代权势阶层实现对土地的占有”可概括为顺应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土地商品化。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 “不抑兼并”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时维护中央集权制度, 时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不会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关于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等方面进行考虑因果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社会转型。关于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发展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思考作答。 (3)本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关于对不同时期土地政策调整的看法,根据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可从吸收借鉴方面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土地政策的调整要符合国情;土地政策是涉及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土地政策调整一定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兼顾农民的权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整体分析:本题以中英的土地政策为切入点,考查宋朝政府推行“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原因、宋代土地政策、英国圈地运动和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社会转型的不同影响、对不同时期土地政策调整的看法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土地政策的调整一定要符合国情,土地政策调整一定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兼顾农民的权益;土地政策是涉及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郓州须城县杨村,民张诚者,其家自绾至诚,六代同居,凡一百一十七口,内外无闲言,衣裳无常主。旦日,家长坐堂上,率子弟而分职事,无不勤。张氏世为农者,不读书,耕田捕鱼为业,无蓄积,而能人人孝悌,友顺六世,几二百年,百口无一口小异,亦可尚也。

——摘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材料二   民国时期,家庭小型化后,夫妇与子女成为家庭的中心,随着男女平权的提倡,人格对等的夫妻关系逐步取代等级尊卑的父子、夫妻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主轴。家庭中长辈权威逐渐旁落,他们更多地受到照顾而非绝对服从,子女们开始自由选择职业、自主婚姻。

1919 年江苏吴江县农民离村率是 4.88%,山东化县的离村率更高达 8.7%。农民到城市

后获得新的职业,一些富裕地主进城后转为官商,而贫苦农民大部分成为工矿企业的工人。20 年代社会上开始反对多生子女,《妇女声》等杂志很早就提出“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观点。之后妇女运动领导人纷纷主张“救治中国……必须改良人种”,“与其多生而不能养不能教,不如生的少,养的好”。

——摘编自陈蕴茜《论民国时期城市家庭制度的变迁》

(1)概括材料一中宋代家庭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民国时期的家庭呈现出哪些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类型家庭的优缺点。

 

查看答案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这表明苏联工业化建设

A.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B.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C.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    D.导致地方的失业率偏高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逐步改革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并于1958年最终取消了这一制度,新方法规定由囡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这一做法

A. 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 考虑了苏联经济发展实际

C. 为工业提供更多资金    D. 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和20世纪末之间存在的类似之处和明显的连续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契合的是

A. 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    B.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 欧洲政治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查看答案

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得到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B. 欧洲经济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

C. 第三世界提高石油价格和关税

D. 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和美元贬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