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突然袭击美国海...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

美军

日军

参战兵力

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28艘,潜水艇5艘

6艘航空母舰、441架飞机、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和30艘潜艇

损失

20艘舰船、188架军机被击沉炸毁,2403人丧生、1178人受伤

29架飞机、1艘潜艇、5艘袖珍潜艇被击沉,55名飞行员丧生

 

 

 

材料二   美国提前发觉日本海军计划,1942年6月4日伏击日本舰队,取得中途岛战役的重大胜利。

中途岛海战

美军

日军

参战兵力

230架飞机,3艘航母,8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

450架飞机,,8艘航母,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

损失

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

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110名飞行员和3700名航员阵亡

 

 

                        ——以上材料数据引自《二战巅峰战役之经典大海战》

(1)根据以上材料比较两次海战的异同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胜的原因。

 

(1)相同:日军主动进攻,美军防御;参战兵力方面日本海军实力占优势。 不同:珍珠港事件日军大获全胜,中途岛海战美军取胜;珍珠港事件标志太平 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中途岛海战美国取得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成为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2)原因:掌握情报,精心部署;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美国综合国力强大。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两次海战的相同点,根据材料比较战场双方的态势,都是日本海军主动进攻;而且从材料一、二可见日本参战兵力占优势。关于两次海战的不同点,结合教材内容从海战的结果(珍珠港日本获胜、中途岛海战美军取胜)和对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影响(珍珠港事件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中途岛海战美国取得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成为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两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中“美国提前发觉日本海军计划”,结合教材内容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美国强大的国力等方面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宋子文曾被称为国民党中国的“资本主义灵魂”的代表。

    1928年6月底,全国经济会议在上海召开。宋子文在发言中称,“战争时期我们曾被迫使用极端手段来筹集经费”,今天“如果不让人民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没有任何一个政府会得到人民信任”,“为此,我们召集了可信赖的非政界人士,纳税人的代表在一块来批评我们,帮助我们和指导我们。”这次全国经济会议“将是中国走向民主制度的一步。”宋子文对会议提出了他作为财政部长所寻求实施的主要建议:限制军费开支,编制预算,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取消银两制,建立中央造币厂和废除厘金税。会议还通过了资本家提出的“保护商人财产”的议案,以及“计划限制工会和罢工”的议案。

    1928年7月初,宋子文在南京召开旨在将某几种特殊的税收从各省收归南京的全国财政会议,其结果是实现中央控制税收遥遥无期。此后,面对宋子文和支持宋的上海资本家的压力,1928年8月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与1929年1月召开的军队编遣会议,均在“原则上”同意了宋子文的建议。至此,宋子文于1928年5月开始的试图统一全国预算和财政的努力归于失败。

——摘编自(美)帕克斯.M.,J、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子文统一全国财政政策失败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宋子文为实现统一全国财政而做的努力。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第一条 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为集思广益,团结全国力量起见,特设国民参政会。

第四条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之选任,提交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决定之。

第五条 在抗战期间,政府对内对外之重要施政方针,于实施前,应提交国民参政会决议。前项决议案、经国防最高会议通过后,依其性质交主管机关制定法律或颁布命令行之。

第六条 国民参政会得提出建议案于政府。

第七条 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

                                  ——摘自《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

材料二

国民参政会成立于1938年7月,是抗战初期中国政局上值得庆幸的事情。国民党称新

成立的国民参政会是“反映民意决定国家大政方针之代表机关”中共发表声明指出,国民参政会是“我国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制度的一个进步”,是”我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地城的团结统一的一个进展”,苏联《真理报》认为,参政会成立表明中国“联合反日统

一战线之伟大力量业已形成”。     

                 ——摘编自周勇《国民参政会与中国各党派关系研究:1938 -1948》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条例对组织国民参政会做出了哪些方面的规定?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参政会成立的背景与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享有垄断经营特权的盐商,办一次盐引(食盐专卖许可证和贩盐纳税证明)要经过十几道手续,每盖一个章,就需要缴纳大笔的陋规。道光年间,私盐每斤三十多文制钱,而官盐每斤卖六七十文制钱。盐商们甚至往食盐里掺杂沙土。于是,官盐滞销,私盐大行其道,甚至有些官员也加入了贩卖私盐的队伍。道光十年(1830年),陶澍接手两江总督时,两淮盐引仅能销售三分之一。

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敲定淮北盐法改革方案,打破国家特许专商经营体制,实行票盐制度。无论何人,都可以缴税领票,然后凭票运盐,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自行贩卖。一时私贩无利,皆改领票盐。本来,两淮盐政经济上已经走到了绝境,经陶澍改革后,七年间完纳盐课2640余万两,存银300多万两。

——摘编自喻大华《道光皇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进行盐政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陶澍在淮北盐场进行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府兵制是和均田制紧密结合的兵役制度。军人按均田令受田,免除租调,平时生

产,每年有一定的时间轮番宿卫。府兵需要自备一部分装具和兵器,因为可以分配到足够的土地,有一定的经济保证,能够以优良的装备出现在战场上。

材料二自(唐)高宗以后,国有土地不足,立功将士又日益增加,使府兵得不到足额田地,经济地位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难以自备资粮和武器服役,国家不能保证按规定加以奖赏,打击了军人的战斗积极性。中唐以降,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免除了兵役,部分地分担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士兵由朝廷招募而来,长期服役,军器衣粮均由朝廷供给,一旦为兵,终身仰食官府,由专门将领统御,改变了府兵制下将不专兵,兵不识将的现象……

——摘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朝兵制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募兵制可能导致的问题。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土归流是中国明清两朝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以下为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相关材料。

材料一   “土司虽依例输粮,其实占据私享者不止十数倍,而且毒派夷人,肆顽梗故。欲靖地方,须先安苗猓(对少数民族的泛称);欲安苗猓,须先制土司;欲制土司,须先令贫弱。臣方思设法鼓舞,济以威严,俾各土司自报田亩按则升增”。

材料二   “土司改土归流原属正务,但有应改者,有不应改者;有可改可不改者,有必不可改者;必不可不改者;有必应改者而不得不缓改者,有可不改而不得已竟改者。审时度势,顺情得理”。“改归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

——以上两则材料来自(清)鄂尔泰《改土归流疏》

材料三  为更好地进行改土归流,清政府在西南区调整疆界,归并事权;清查土地,清理财粮;选拔官吏,推进改土归流;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

(1)根据材料,分析清代改土归流的特点。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土归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