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A. 表明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B. 说明内阁参与决策,有决定权

C. 体现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

D. 反映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说明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故答案为C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A项;内阁没有决定权,决定权在皇帝手中,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炙手可热,权倾朝野,“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朝

A. 皇权被严重削弱

B. 君主专制更趋强化

C. 宦官凌驾于皇上

D. 内阁制名存实亡

 

查看答案

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宜布政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亊。原来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各司其责,互不统成,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朱元璋的这一改革

A. 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 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C. 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避免了诸侯国威胁中央的覆辙

 

查看答案

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A. 西周的分封制

B. 秦朝的郡县制

C. 汉代的刺史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不在于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而在于其对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下列关于科举制的作用叙述,符合其观点的是

A.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B.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C. 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D. 促进诗歌繁荣发展

 

查看答案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时时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这从本质上说明

A. 群臣对即将亡国的不满

B. 南宋末期君主专制加强

C. 宋代相权仍有传统地位

D. 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