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0年到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000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

1870年到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000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2000千关两增长到了近5000千关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 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

C.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1870年到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000千关两”显示的信息说明当时民族工业有一定发展,与当时民族工业产生有很大关系,故A项正确。B材料中没有体现;C是19世纪末期;D是甲午战争之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2年,李鸿章在一封奏折中怒斥当朝士大夫们“圉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攘外。”这说明李鸿章

A. 镇压太平天国压力巨大

B. 抗击英法联军反遭误解

C. 推行清末新政不被理解

D. 开展洋务运动阻力重重

 

查看答案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A. 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B. 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

C. 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

D. 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查看答案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 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 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 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 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查看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 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B. 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查看答案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