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 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 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 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 农业经济的停滞性
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写道“来百工则通功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这种观点主要强调的是
A. 富商大贾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
B. 工商业者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C. 商人在合理范围内谋利的合法性
D. 手工业者进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从中国经济史来看,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制度与材料中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A. 闭关锁国
B. 朝贡贸易
C. 盐铁专卖
D. 市坊制度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
A. 播种方式的变革
B.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D. 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关于“中间细长”者说法正确的是
A. 产品主要自己消费缴纳赋税,很少投入市场
B. 明中叶以后占主导地位
C. 生产关系经历了征役制到雇募制的过程
D. 其特点是规模小,与农业相结合
《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A. 水利事业发达
B. 青铜铸造业发达
C. 铁器应用于军事
D. 铁农具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