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 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B. 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
C. 有力地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D. 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外儒内法”
“这一拜,保国安邦志慷慨,建国立业展雄才;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这一拜》歌曲中体现的忠义思想,主要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 “仁政”学说
B. “天人感应”学说
C. 宋明理学思想
D. “经世致用”思想
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 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B. 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C. 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D. 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汉武帝创建太学,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某班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给汉武帝创建的太学命名,下列名称比较准确的是
A. 汉朝中央政治学院
B. 汉朝郡国联合大学
C. 国际孔子学院
D. 儒家师范大学
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这里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
A. 天人感应
B. 和谐中庸
C. 三纲五常
D. 民贵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