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和谐中国”是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下列属于孔子名言且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

和谐中国是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下列属于孔子名言且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兼爱、非攻

C.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D.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A 【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和谐人际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也是具有启迪作用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兼爱、非攻”是墨子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形容一个人十分勤奋,不涉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荀子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二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三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35

7

17

8

8

 

科学发现始终是在继承与突破传统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中世纪末期,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对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提出质疑。哥白尼在研究了大量古希腊哲学和天文学著作基础上,经过长期推算,提出“日心说”建立起一个新的宇宙体系——日心体系。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的速度与质量成比例”的学说;并于1610年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1781年,一些科学家根据万有引力理论,通过大量的计算先后发现了海王星与冥王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变化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有何不同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结合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一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康有为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 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 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 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

D. “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 提倡维新变法

B. 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 宣传科学救国

D. 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查看答案

晚晴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曾说: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判断郭嵩焘批判的派别及理由是(    )

A.顽固派,抵制学习西方

B.洋务派,治国方略上坚持中体西用

C.维新派,坚持与西方商战

D.革命派,要求武力推翻清政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