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案例二:汉武帝推行币制,主管财政的官员颜异表示反对,武帝不悦。后来,有人在颜异面前批评朝政,颜异未加反驳,只是冷笑一声。廷尉张汤弹劾道:身为九卿重臣,不公开表示意见,而是在肚子里诽谤皇帝,这叫“腹诽”,属“大不敬”!颜异因此下狱,死在监狱里。

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五: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2)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排除其他因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有什么不同?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分析董仲舒提出这些观点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并分析其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

 

(1)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举例:(这一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个例子即可,要求包括人物、主张及影响三个方面内容。) 例: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或答出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及影响并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2)从“无为”到“有为”,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以礼入法、礼刑结合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3)提倡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4)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5)儒学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以及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接受,逐渐确立起儒学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尽管有时受到冲击,但儒学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1)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可以从儒学的影响来举例说明。 (2)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在立法指导思想上的不同,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从汉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状况如政策上的从“无为”到“有为”、指导思想上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等方面来说明。 (3)材料三的观点可以根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分析得出。董仲舒提出这些观点的主要原因,应当联系社会背景,从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来回答。 (4)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的不同,其中朱熹的态度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分析得出,李贽的态度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分析得出。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和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等方面来说明。 (5)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儒学的发展过程所表现出的特点即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2: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材料3:“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在全国“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请回答:

(1)材料1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2)材料2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

(3)最早提出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谁?政协委员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 山水画

B. 人物画

C. 文人画

D. 风俗画

 

查看答案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壁。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 不以人助天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查看答案

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