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一致的...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一致的表现在于(    )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C.集中全国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

 

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联系史实,B项是苏俄斯大林模式经济政策的典型特点,C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典型特点,A项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新政是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自由企业制度”,深入比较,它们都是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答案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33年,英国议会立法规定,9-13岁的童工每周劳动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4-18岁的青少年每周劳动时间不得超过69小时,并且每天要抽出至少两个小时让童工接受教育。这说明当时英国

A. 工人的民主权利得到提高    B. 建立起完善的工厂保护制度

C. 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并存    D. 政府开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采取扶助措施,安排失业艺术家从事美化公共建筑的工作,并要求创作的主题必须与“美国场景”有关,艺术家们共创作了近300万美术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                                                               ( )

①通过提供就业机会维护稳定    ②通过保护艺术家发展民族文化

③通过艺术作品激发民众信心    ④通过艺术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以下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这里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 )

“政府至少应该从事以下的工作:

一、统制国内的农产品,使全国的衣食二项,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

二、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

三、统制货币及金融,使国内物价安定,民生康乐。……”

A.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B. 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 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 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严复(1854—1921)曾到英国留学,后在北洋水师学堂任职,意欲培养人才建设强大海军。但官场腐朽,使他认识到办理海军教育无法施展政治抱负。1895年前后,严复深为民族前途担忧,陆续发表文章,翻译西方著作,评论史事与时政,鼓吹学习西方民主。

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领之”,故无公正可言。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他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反专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

材料二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历史地位做出了枳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亊业)的救星”。

——《国内外邛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

(2)材料二中外国学者关于邓小平历史地位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尊礼重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先贤的美德是我们民族意识、道德精神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

材料二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底是人欲。……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二分析孔子和朱熹对个人修养提出的共同要求有哪些?朱熹对伦理道德提出的新要求及本质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在时代风潮的影响下,士人着眼于现实人生,对包括独立经济生活在内的个体之“私”有不同于往昔的认识。“儒家思想关于个人的社会存在的问题,似乎正在酝酿着一种具有近代性格的答案。一个儒家的人权观点已徘徊在突破的边缘上,大有呼之欲出之势”。

(2)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儒家的人权观点”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其产生的“时代风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