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 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B. 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C. 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D. 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 【解析】试题分析: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紧密联系的,强调血缘宗族,分封制下地方具有独立性,享有很大的权力,诸侯王可世袭,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反郡县制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命,有任期,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ABD项都与分封制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视剧《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嫉妒,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按照中国古代的宗法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

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

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荣渠先生曾经在《现代化新论》中提出过“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在同一生产力水平和条件下,社会形态可以是多模式的,发展道路也是多模式的。”同时,“相应的生产力水平有相应的生产关系,形成相应的社会经济结构,但是由于每一种新形态的生产力都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发展弹性和适应性,同一性质与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同一种生产力、同一种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适应几种不同的社会结构。”

——摘编自李向民《中国艺术经济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社会形态可以是多模式的,发展道路也是多模式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通商之后的上海,随着商业的发展以及外地人的大量流入,出现了人争经商、群趋从商的风尚。虽然正统观念中商为“四民之末”,素有“轻商”的传统。但是这时期来上海的人民,由于商业机会的增多和有利可图,无论士庶农工,皆群趋而从商,四民皆向商业性行业流动,导致商业兴盛。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人办的各种商号店铺大量出现,此地绝大多数居民都是靠商业为生的。由于社会流动造成的个人独立交往取代亲缘关系而成为社会关系的主轴,使原有的“诚信”等人际交往准则的道德约束丧失了效力,同时在伦理传统中又缺乏作为独立社会人的个人伦理,因此人际交往中出现了没有道德约束,不择手段以谋私利的欺诈奸伪之风盛行的局面。这一时期的上海居民中,还出现了无论贫富皆争趋奢华,生活靡费的风尚。

材料二 开放之后的日本长崎,在世袭等级身份制度的制约之下,日本士农工商四民的正统身份观念是有制度保证的,特别是食俸的武士与庶民之间的界限很分明,不能随意流动人们因此也形成了对本身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商业化的发展及西方文明的接触,在长崎并没有发生如上海那样四民集中流向商业的择业风尚,这里的变化最初是在武士、商人和手工业者各职业内部发生的。其职业的变化是先从各职业的内部开始,由职业的分化而后引起职业结构的变化,如武士身分发生职业分化,出现了军人、科学者包括医生、外语专门家等新职业。

长崎作为以商业著称、商人云集之地,虽然也有些如“长于交际巧于辞令”等商业性的交往习惯,但由于商人均为世家,一般都保持着基本的商业道德,并未因商业的发展而出现明显的道德衰坏。这一时期的长崎,没有出现这种全民奢华的风气。虽然由于商业的发达,这里居民的生活消费比其他地方显得奢侈一些,但到这一时期,民间却出现了抑制奢侈消费,提倡节俭生活的风气。

——以上材料均据李长莉《中日民间伦理与近代化之比较一对19世纪中叶上海和长崎社会风尚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的上海和长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变化带来的社会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奴隶制国家,还是封建制国家,始终是以变体的家长制形态出现的,也就是“家天下”的变体。当时由于小农经济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国家的权力机构往往并不深入到乡村社会,而是止于县政,在乡村社会通过“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利用乡村自组织力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家”的认同自然而然地延伸为对“国家”的认同。因此,治国和治家的规则是通用的,“三纲五常”既界定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又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专制皇权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往往借助乡村社会内生的伦理教化来实现在乡村的统治,而不仅仅是借助“横暴的权力”。

——摘编自任剑萍《对中国古代“家国同构”之探析》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介绍外国历史地理著作的问世,打开了国人瞭望世界的窗口,初步产生了真实而朦胧的世界观念,同时摒弃了“天朝大国”的守旧意识。从19世纪7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战后,西方近代国家观念多渠道传播输导到中国,都是以西方近代国家理念为坐标,宣扬了西方近代国家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无形中构成对君权至上的天朝意识的挑战。在维新人士中,严复比较系统地把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译介给国人,用进化观念观察社会和国家问题。梁启超热情传播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伯伦知理和波伦哈克的国家理论。孙中山也主张,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民国,“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一一摘编自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政治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中国国家观形成的历史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