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割据区域”等。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 对革命方式有了新认识
B. 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
C. 支持井冈山式革命道路
D. 开始注重农民阶级力量
图1是1912—1920年间我国华商煤矿产量占全国机械采煤产量比重变化示意图。
据此可知
A. 民国初期重工业发展迅速 B. 工厂已普遍使用蒸汽动力
C. 交通运输近代化程度提高 D. 外国资本仍控制着采煤业
武昌起义爆发后,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众多的原立宪派人士纷纷加入各地的起义之中,极大促进了南北各省的独立。此现象主要说明了
A. 封建统治基础走向全面崩溃
B. 立宪派与革命派有共同政治诉求
C. “反满革命”已成为时代主流
D. 立宪派人士试图排挤革命党人
1906年,清政府批准商部的奏议,允许各省机器局于“制造军火之暇,兼造各种机器”,“供各省随时订用”。这说明清政府
A. 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
B. 开始转向发展民用企业
C. 放弃了军事立国的方针
D. 经济政策开始了近代化
1860年,《北京条约》签字后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说:“我们永久性的利益在于贸易,而贸易的繁荣全赖于秩序和安定”,“中国政府的垮台只会对英国的非领土权益造成严重损失……英国的利益依靠一个中央政府的存在”。为此,英国
A. 放弃了割占中国领土的要求
B. 要求中国开放全部沿海港口
C. 提出外国公使必须进驻北京
D. 积极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清人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卷中说:“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径、洙径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这反映出明代
A. 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繁荣
B. 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C. 新的生产关系萌芽已产生
D. 棉纺织业出现专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