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 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 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1948年7月,国民政府虽发行了面额25万元的纸币,但城市中的大宗买卖基本上都使用黄金、美元结算,农村中则恢复了银元交易,甚至用实物粮食来计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市场上货币流通量严重缺乏
B. 官僚资本大肆搜刮社会财富
C. 国民党统治区货币严重贬值
D. 国统区的社会经济走向崩溃
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割据区域”等。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 对革命方式有了新认识
B. 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
C. 支持井冈山式革命道路
D. 开始注重农民阶级力量
图1是1912—1920年间我国华商煤矿产量占全国机械采煤产量比重变化示意图。
据此可知
A. 民国初期重工业发展迅速 B. 工厂已普遍使用蒸汽动力
C. 交通运输近代化程度提高 D. 外国资本仍控制着采煤业
武昌起义爆发后,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众多的原立宪派人士纷纷加入各地的起义之中,极大促进了南北各省的独立。此现象主要说明了
A. 封建统治基础走向全面崩溃
B. 立宪派与革命派有共同政治诉求
C. “反满革命”已成为时代主流
D. 立宪派人士试图排挤革命党人
1906年,清政府批准商部的奏议,允许各省机器局于“制造军火之暇,兼造各种机器”,“供各省随时订用”。这说明清政府
A. 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
B. 开始转向发展民用企业
C. 放弃了军事立国的方针
D. 经济政策开始了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