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7~1936年中国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的增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7~1936年中国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的增长及比重变化

单位:亿元

 

机器生产

手工生产

合计

1887年

产值

0

114.34

114.34

比重(%)

0

100.00

100.00

1914年

产值

2.90

149.91

152.81

比重(%)

1.89

98.11

100.00

1936年

产值

13.12

193.35

206.47

比重(%)

6.35

93.65

100.00

1914~1936年增长率

7.10

1.16

 

 

——资料来源:赵津《中国近代经济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示例1: 论题:1887-1936年间中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阐述:1887年中国机器生产产值和比重为0,1914年和1936年的比重分别增长到了1.89%和6.35%,这说明近代工业产生并得到了发展。19世纪60、7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产生,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诞生;1914年后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一战的爆发,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机器生产得到大幅增长;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机器工业的发展。 示例2: 论题:1887-1936年间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程度不断加深。 阐述:中国传统经济是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1887年中国手工生产比重是10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主导地位;1914年和1936年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机器生产比重大幅增加,冲击并瓦解了传统手工业,手工生产比重出现一定的下降,反映了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不断加深。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依据材料中表格信息提取论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说明,本题论点可以从“1887-1936”以及“1887-1936”的信息提取,论证围绕表格的具体信息以及所学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的知识论证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从自然经济解体以及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知识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之所以从1949年初起就开始限制它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其背后最重要的一个推动力是美国的对华政策。美英都主张用经济手段分离中苏关系,重视经济手段的作用。英国主张给予中国一定程度的经济制裁,只是没有美国的程度严格。英国支持对华实行经济封锁,并希望它可能对固守香港产生一些作用。英国政府开始禁止从香港转运武器去中国大陆,但除了军火,英国不愿对其他物资实行美国所要求的严格控制。

——摘编自原喜云《建国初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探析(1949~1954)》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对英政策,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制订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方针,坚持在英国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放弃在华特权之前不与之建立官方外交关系。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并未向英国关上大门,英国官方驻华代表一直保持着与中共的接触与联系,尽管中共不承认这些代表的官方身份,但这种接触对双方关系无疑是有益的。对于英国在华侨民,中共采取了友好态度,尽量不去触犯英国在华商业利益,并致力于发展两国之间的经贫关系。

——摘编自张淑华《试论建国前夕英国的对华政策》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对华贸易政策上与美国的主要分歧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对英国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凯恩斯认为,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看,政府对经济一味采取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单纯依靠私人经济的市场自动调节,不可能做到使资本主义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持续增长。因此,凯恩斯大声疾呼要实行政府干预经济,并且凯恩斯在为政府设计干预经济的政策时,着眼点放在社会总需求方面。为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以需求管理为主,要以扩大政府开支、扩张政府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私人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的理论及其政策主张提出后,很快风靡于西方各国经济学界,成为居主流地位的一大经济学流派。

——摘编自王东京《凯恩斯“革命”与他的充分就业理论》

材料二罗斯福考虑到要维护失业者的尊严和身心健康,政府准备发动一系列大规模公共工程,以促进经济的恢复,扩大就业。1933年3月31日,成立“国内资源保护队”(CCC,亦叫民间资源保护队)。受雇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预防土壤侵蚀、修筑森林道路、植树、造林、美化公园之类的工作。每人每月工资30美元,其中22美元(亦说25美元)寄回其家中。四个月内共招募了第一批的25万人,在大约1500个营地劳动,遍及各州。“这是美国和平时期规模最大和最迅速的动员”。

——摘编自《浅析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

(l)根据材料一,概括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恩斯理论很快风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就业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监察官在行使监察权力时,一般说来不仅不受同级乃至上级行政长官的干预,也可以不受上一级监察长官的左右。隋唐时期,其独立性更加明显,一般御史在执行监察任务时,不仅不受任何官员的约束,甚至连御史台长官也无权过问,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且可以闻风奏事。清代还规定“御史言事,不先自台长”。

——摘编百张立武《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古罗马监察官制度从公元前443年到公元前22年一共持续了421年。一般认为监察官制度在苏拉独裁期间被废除,因为在这近十年间没有作过人口普查。尽管后来在庞培和克拉苏任执政官期间,监察官制度又被恢复了,但其权力受到保民官克劳狄制定的一项法律的限制。该法律规定,监察官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才能把某位元老驱逐出元老院,同时两位监察官必须就此处罚达成一致意见。庞培第三次担任执政官期间废除了该法律,但监察官的权力和影响再也无法恢复。随后的内战期间没有再选举监察官,公元前22年以后,罗马不再设监察官。

——摘编自李阳华《古罗马监察官制度及其评析》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相比,古代罗马监察官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不同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2016年,美国在西亚地区最重要的盟国土耳其与美国分道扬镳,东南亚的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表示也坚决不做美国的“小跟班”。上述现象反映了

A. 美国对世界控制力开始减弱

B.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 地区和国家间冲突日益加剧

D. 美国干涉他国内政受阻

 

查看答案

据联合国统计,2004年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值达到7160亿美元,交易数达6134起,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交易有141起。这说明

A. 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贸易

B. 经济全球化发展存在阻力

C. 全球投资自由化得到发展

D. 国家间经济斗争日趋激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