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即吾所谓处治也。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可知,郭嵩焘意在强调

A. 实行地方自治

B. 反对仅学西方技术

C. 重视发展海防

D. 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B 【解析】材料“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递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说明郭嵩焘认为不能仅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考虑中国国情。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相悖,排除C项;根据“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说明论者并非主张大力发展民用工业,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在其著作《镜花缘》中借才女卢亭亭的口说:“将来若花姊妹做了国王,我们同心协力,各矢忠诚,或定礼制乐,或兴利剔弊,或除暴安良,或举贤去佞,或敬慎刑名,或留心案牍,辅佐他做一国贤君,自己也落个女名臣的美号。”在此,作者意在表达的思想是

A. 反对专制统治

B. 主张男女平等

C. 彻底批判儒学

D. 赞同女子参政

 

查看答案

宋朝明确规定,地主打死佃客,减罪一等,发配邻州。而在《明律》中规定:“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杖六十”,还要“各计一日追给工钱六十文”。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明代法律的内容更加细密严苛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 社会矛盾日趋缓和

 

查看答案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

A. 消灭人的欲望

B. 维护社会稳定

C. 满足物质需求

D. 调节社会纷争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 罗马法具备了严格的法律强制性

B. 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C. 罗马的扩张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D. 法官滥用权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查看答案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说:“通过合意缔结契约之债是因为,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这种交易也可在未出席者之间缔结”。这反映了当时罗马法

A. 重视保护居民的意愿

B. 突破了形式主义的束缚

C. 注重对法律追本求源

D. 二元法律体系最终消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