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自宣德以后,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自宣德以后,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民浪潮。这些流民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族、勋戚、官僚地主通过赐田、投献、圈占等手段,侵占小农土地;苛重的赋役,使农民不堪重负而逃亡。其直接诱因是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不时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迫使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汇集成一股洪流,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洪流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有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小唱、优人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格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二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贵族的开放式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度,没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的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出生于老贵族家庭,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他们有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及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人口流动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口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

 

(1)特点:社会分化明显,多阶层出现;行业特征突出;主要从农业流向商业、手工业等部门;双向流动。 原因: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的发展);政府的控制放松(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沉重;土地兼并加剧;科举制度的推动;自然灾害频繁等。 (2)原因:近代早期民族国家兴起,孕育了大量职业官僚人员;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航路开辟,产生大量富有的商人、新贵族;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为形式的文化运动,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分子。 共同影响:促进新的经济因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产生。 【解析】(1)由材料“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二十四民”可知,社会分化明显,多阶层出现;由材料“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有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小唱、优人等”可知,行业特征突出;由材料“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可知,主要从农业流向商业、手工业等部门;双向流动。第二小问“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可以从当时社会状况、经济、政治及结合材料来回答,如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的发展);政府的控制放松(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沉重;土地兼并加剧;科举制度的推动;自然灾害频繁等。 (2)回答“近代英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入手,如近代早期民族国家兴起,孕育了大量职业官僚人员;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航路开辟,产生大量富有的商人、新贵族;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为形式的文化运动,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分子。第二小问“人口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可以从生产力和思想角度入手,如促进新的经济因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产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约翰•麦克里兰说:“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国家的行动已经愈来愈被看成我们透过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而产生的行动: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作者意在说明

A. 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

B. 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C. 宪政与民主的内在冲突

D. 民主制度建立的艰难过程

 

查看答案

《汉书·食货志》说,“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通镒)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臧(通藏),不为币。”秦朝实行的货币政策

A. 利于集权和国家统一

B. 抑制了手工业的发展

C. 导致商业活动的萎缩

D. 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查看答案

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因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

A. 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 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

C.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 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

 

查看答案

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

A. 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 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

C. 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

D. 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

 

查看答案

铜活字印书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曾经盛极一时,这大体上已经成为海内外学术界高度一致的共识。但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的紧张与铜原料的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难以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历史研究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

B. 研究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C. 历史研究的结果无法达成共识

D. 历史研究的史学结论可以争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