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本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发展多领域合作,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联合行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2002年6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建国初期的外交史实说明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2)材料二中中美之间“巨大的分歧”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哪一重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方针。
古代希腊式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史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今天的中国,正迈步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这是时代和全球化大潮赋予中国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下图为唐朝中央机构图
材料三:
(1)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特点。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2)材料二、三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
(3)如进行“东西方政治制度演变史”的课题研究,上述材料作为论据尚不够充分,你还可以补充哪些论据(东西方各举两例,所举史实必须与材料二、三性质相似)?
(4)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指出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5)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请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1955年3月,丘吉尔在对众议院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新式武器除改变战争外,还改变了国际关系。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丘吉尔观点的核心是
A. 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 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C. 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 英国应大力发展核武器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特点与上述材料的描述相符的是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洪仁玕
D. 康有为
明朝万历年间,孙春阳在苏州开一小辅,后规模日大。“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明亡以后,“有持万历年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材料说明孙春阳的店铺兴旺发达的原因有
①注重商品质量
②制作精细
③信誉极好
④采用手工工场的经营模式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1972年开始的中美关系正常化
A. 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B. 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彻底失败
C. 促使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 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