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材料三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旧的世界格局”是什么?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关于当今世界格局有何共识?材料二中基辛格认为决定世界秩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加利认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1)美苏两极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2)共识: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国家实力(3)有利于各国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 【解析】试题解析: (1)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容易的知道,江泽民所说的旧的国际格局是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建立,世界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2)从材料“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可以看出两个材料的作者都是认同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从材料二的第二段可以看出基辛格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因素是国家的实力,美国经济实力受到挑战,因此说不是超级大国。 (3)从材料“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分析多极化产生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丹尼斯?帕平……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仲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殖,同生存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在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2又1/2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1834至1835年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这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型。……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表现为走了一条粗放发展的道路。……苏联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油量多100%,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

——刘靖北《关于苏共败亡的思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三中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论点。

(2)根据材料四与相关知识,指出苏联与英国工业化的异同。

(3)借鉴英国、苏联的经验教训,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实现工业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这些通商口岸成长为近代化的商业城市,包括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南、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天津、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

由于中国是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基础上被迫开始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传统和现代的关系特别复杂。……一般来说,在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传统因素对民主化有较多的阻碍作用。基本上处于现代化的对立面。……在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方面,则存在着对现代化的潜在适应性。

材料三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开始和展开的,两者几乎并肩而行,因而使得现代化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变得特别复杂。……(表现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和变被动为主动的特点。

材料四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其中,外资首先投资建立现代工业企业,从项目确立、技术设备引进等方面为中国现代工业发展起了示范作用。以清朝地方督抚为主体的洋务派是中国工业化发轫期真正主要的推动力,使工业化在短期内即发动起来。私人资本和中资私营企业在这一时期由于其投资规模小、行业分散,故贡献有限。但这些企业生产活动与国内经济密切相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现代化起步之时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外因是如何“通过内因起作用和变被动为主动的”。

(4)根据材料四,“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分别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 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

C. 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查看答案

解读下面表格,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3.1

28.O

34.1

53.6

62.O

63.O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A. 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落后于西方

B. 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西差距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起步早发展慢

D. 列强的掠夺导致中国制造业落后

 

查看答案

对下图所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 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B.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C.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