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据此可知,康有为
A. 主张在社会习俗方面与世界趋同
B. 认为中国应该全盘西化
C. 企图通过“剪辫易服”推翻清政府
D. 积极倡导制定宪法、限制君权
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 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 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C. 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 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魏源建议清政府聘请洋人指导中国工匠制造战舰,还提出在闽粤两省的科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达到一定水平,授予科甲出身。对魏源以上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②具有民主启蒙的色彩
③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④力图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含义是
A. 宣传西方政治学说以启国民之智
B. 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
C. 学习西方之体以同中国之用
D. 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士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己类稿》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请回答:
(1)指出上述三则材料所体现的选官制度名称及各自选官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推行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