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理论化。……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 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理论化”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一: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 高收入国家中三种类型 | ||||
全世界 | 高收入国家 | 低收入国家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1965年2003700 | 1413280 | 163040 | 698900 | 317570 | 91290 |
所占% 100 | 70.53 | 8.14 | 34.88 | 15.85 | 4.56 |
1993年23112566 | 18247536 | 990262 | 6259899 | 6279762 | 4214204 |
所占% 100 | 78.95 | 4.28 | 27.08 | 27.17 | 18.23 |
——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和1995年的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字
材料二 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 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1)说明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 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 孔子被统治者披上神话的外衣
C. 皇帝借尊孔来提高个人的声望
D.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
A. 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B. 法家思想倍受冷落
C. 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D. 墨家思想渐趋没落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
A. 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 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D. 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 儒家的天人感应 B. 法家的严刑峻法
C. 道家的无为而治 D. 佛教的因果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