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体现了工业革命机器发明的递进状态。推动这种“递进状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科学理论的突破
B. 思想文化的进步
C. 政府措施的激励
D. 市场需求的带动
据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 |||
年份 | 约1770 | 约1790~1793 | 约1830~1835 |
数额(百万英镑) | 140 | 175 | 360 |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 |||
年份 | 1755 | 1797 | 1835 |
指数 | 42.74 | 42.48 | 78.69 |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C.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 19世纪末,省府太原女性流行穿着短裙
C. 20世纪50年代,超短裙引领欧美时尚
D.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流行穿着长裙
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一现象
A. 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 B. 表明租佃关系的日益普遍
C. 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说明农业技长趋于成熟
《黄墨航杂志》载:明代景德镇“列市受廛,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据此可知,明代的景德镇
A. 制瓷技术明显超过前代
B. 民营制瓷业兴旺发达
C. 不受政府抑商政策影响
D. 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
有历史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0%,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 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B. 统治者执行比较灵活的商业政策
C. 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D. 古代统治者未执行重农抑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