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仅建康城就有佛寺500余所,僧尼10万余人,还拥有大量地产和人数众多的依附农民,寺院经营农业、商业和高利贷,所有人“皆不贯民籍”。这种现象说明了
A. 江南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B. 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
C. 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D. 东晋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
皇室、贵族、官僚、地主都可以用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手段造成巨量的土地集中。但是,王朝更替、宦海风波,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多产之家往往多妻妾多子孙,而再多的田产也经不起一析再析,几代之后,集中的土地又会化整为零。这主要说明了中国古代社会
A. 土地所有权在各阶层间的流动
B. 土地占有权的非连续性
C. 土地兼并现象呈现减弱的趋势
D. 小农经济不断受到冲击
观察《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依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汉代丝织业中心由都城长安向全国各地辐射
B. 唐宋时期的丝织业是发展最快的手工业部门
C. 元至清朝苏州、南京等地也成为丝织业中心
D. 古代丝织业中心多数分布在丝绸之路的沿线
2017年3月9日“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展览再现了青龙镇人口繁盛、佛寺林立、商贸聚集的旧时风貌,也改写了上海开埠前是小渔村的说法。根据遗址出土的大量铜器、铁器、瓷器和佛像等文物判断,青龙镇出现的时期是
A. 春秋
B. 秦朝
C. 唐朝
D. 元朝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对夔州路的主客关系颁布的专法规定:“夔州路诸州官庄客户逃移者,并却勒归旧处,他处不得居停。又敕:施、黔州诸县主户、壮丁、寨将子弟等旁下客户逃移入外界,委县司画时差人计会所属州县追回,令著旧业。”材料说明此时
A. 官营手工作坊匠户地位下降
B. 农民雇主队伍无法保持稳定
C. 佃农人身依附仍相当严重
D. 当时政府对人民经商限制严格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关于该农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适宜小面积的水田操作
B. 耕地深浅调节规范化
C. 农具构造模式长期沿用
D. 江南稻田的插秧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