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人“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这部分人“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是
A. 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维护传统思想及制度的需要
C. 对西方传统的难以接受
D. 中西文化传统的迥异
有人评价它: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它”是
A. 托古改制
B. 中体西用
C. 人文主义
D. 民主科学
1919年胡适写成剧本《终身大事》,剧中有一情节,女主角田亚梅的父母以八字不合等为理由反对她与陈先生的结婚,后来她背着父母跟陈先生跑了。这一角色在当时竟没有人敢演。这一现象表明
A.北洋政府倡导尊孔复古
B.五四运动推动了婚姻自由
C.文学革命以新女性作为创作主题
D.新文化运动对移风易俗的作用有限
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国家议员和总统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书对开阔人们的眼界起了积极作用
B. 魏源认识到了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
C. 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 魏源在该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该现象表明
A. 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 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 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 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B. 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 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D.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