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

(2)概述这四类人物代表的派别以及对于向西方学习的态度主张。

(3)简要说明④⑥所参与的实践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4)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

 

(1)第一类:⑤③;第二类⑧②;第三类:⑥①;第四类:④⑦。 (2)①林则徐、魏源二人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面对外国的侵略,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曾国藩、李鸿章二人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康有为、梁启超二人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陈独秀、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激进知识分子)的代表,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②开办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开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④掀起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 ⑥发动戊戌变法,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近代史上思想解放潮流。 (4)结合中国国情,以开放心态了解并适当吸取世界各国文明中的优秀成分,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创新与时俱进的重要支持。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分类时要注意标准即可,例如,林则徐、魏源是一类,因为他们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曾国藩、李鸿章二人是一类,因为他们是地主阶级洋务派。 (2)对于向西方学习的态度主张分派别进行相应的叙述即可,例如,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陈独秀、李大钊则提倡“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等。 (3)④⑥所参与的实践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要注意分别进行分析,例如④是陈独秀,所以就是回答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即可,例如,康有为是康有为,所以就是回答出戊戌变法的影响即可。 (4)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是一道开放性问题,主要从要从国情出发、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类的答案均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书院教育目的是培养重人生行谊、求道传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宋代书院将教学分为“经义”和“治事”两斋:“经义”斋生徒用来学习儒家经典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儒家学说、历史、诗词和诸子百家等。其中四书五经成为历代书院通用教材。理学大师讲义、语录、注疏等也是重要读物。“治事”斋则是分科授徒,讲授生徒治民、武术、水利、数学等方面中的某一科,当然生徒们也可以兼修数科。但这种实用技术比例少,远不如儒家经典的地位高

——据刘河燕《宋代书院与中世纪大学课程内容之比较》等

材料二12、13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出现。体现着浓厚的世俗性教育目的,主张培养合格的律师、医师、祭师以及和有一定专门人才知识和素养的公职人员。法学、医学、神学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其课程主要是沿袭古希腊,特别是希腊化时代后期以及古罗马教育内容,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法律以及音乐。除此以外,有的中世纪大学还开设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托勒密的天文学以及阿拉伯哲学和科学在内的课程。同时,许多以探索自然界和人体奥秘为内容的学科也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课程。

——据王根顺王彬斐《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比较探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书院和西方中世纪大学课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产生的各自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查看答案

“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摘自英国《晨邮报》1789年7月21日论巴士底狱的陷落)《晨邮报》持上述态度是因为英国

A. 曾进行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

B. 经过启蒙运动,自由平等观念已得到了进步人士认可

C. 经过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 期望法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 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查看答案

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 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 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 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 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