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

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 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 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A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B项仅为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C项仅为孟子的“性善论”、D项仅为荀子的“礼法并用”的思想,均与设问要求“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不符,故排除;春秋晚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倡导“仁”和“礼”,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分别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分别主张“仁政”和“礼法并用”。故本题应选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语句所含思想类似于“仁者爱人”的是

A.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C.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D.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查看答案

据说孔子教过的学生有3000多人,著名的有家住陋巷的颜渊、常食野菜的子路、曾被官府囚禁的公冶长等.由此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 “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 “仁者,爱人”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有教无类”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查看答案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

(2)概述这四类人物代表的派别以及对于向西方学习的态度主张。

(3)简要说明④⑥所参与的实践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4)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书院教育目的是培养重人生行谊、求道传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宋代书院将教学分为“经义”和“治事”两斋:“经义”斋生徒用来学习儒家经典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儒家学说、历史、诗词和诸子百家等。其中四书五经成为历代书院通用教材。理学大师讲义、语录、注疏等也是重要读物。“治事”斋则是分科授徒,讲授生徒治民、武术、水利、数学等方面中的某一科,当然生徒们也可以兼修数科。但这种实用技术比例少,远不如儒家经典的地位高

——据刘河燕《宋代书院与中世纪大学课程内容之比较》等

材料二12、13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出现。体现着浓厚的世俗性教育目的,主张培养合格的律师、医师、祭师以及和有一定专门人才知识和素养的公职人员。法学、医学、神学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其课程主要是沿袭古希腊,特别是希腊化时代后期以及古罗马教育内容,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法律以及音乐。除此以外,有的中世纪大学还开设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托勒密的天文学以及阿拉伯哲学和科学在内的课程。同时,许多以探索自然界和人体奥秘为内容的学科也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课程。

——据王根顺王彬斐《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比较探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书院和西方中世纪大学课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产生的各自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