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强调“致良知”的途径是 A....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强调“致良知”的途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经世致用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守仁强调“知行合一”,达到“致良知”的结果,故C正确;A是程颢、程颐的思想,故排除;B是陆九渊的思想,故排除;D是顾炎武的思想,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查看答案

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张“知天命而用之”。对荀子上述主张认识错误的是

A. 其主张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B. 天的含义指“神”或“上帝”

C. “天行有常”指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D. 荀子主张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查看答案

先秦时期,各种治国方略层出不穷。“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治国方略

A. 孟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查看答案

“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

 

查看答案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l)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