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他这样做

A. 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

B. 大大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眼界

C. 打破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观念

D. 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

 

A 【解析】利玛窦为意大利传教士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完全是为了迎合中国“天朝上国”的心理,故A项正确;B C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1月,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公布,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依次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而周杰伦、韩寒均排在200名之后,这一结果反映

A. 中国传统典范及遗产深刻影响青年一代

B. 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

C. 现代传媒带来的“追星”现象已不复存在

D. 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甚微

 

查看答案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

A. 中国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B. 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

C. 文明的交融和吸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D. 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

 

查看答案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如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 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 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查看答案

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A. 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B. 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

C. 符合了当时的国情

D. 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

 

查看答案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进步思想是

A. 经世致用

B. 师夷长技

C. 中体西用

D. 托古改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