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因此几百年中,被称为“白肉”的牛奶和奶酪是穷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经常食月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志。……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19世纪末期,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普及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

一战的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因为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题;各国的农业产区纷纷响应号召,大量生产乳品罐头;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加之这个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候,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了一种“完美食物”。

1906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1943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1954年,时任法国国民议会主席的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宣布:每个小学生每天将可以享受一杯加糖牛奶,好让他们“读书更用功,身体更结实、强壮、充满活力”。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1961年国际牛奶联合会(即IDF)将每年5月第三周的周二定为“国际牛奶日”。

——摘编自《牛奶历史上的两次革命》

(l)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牛奶流行的主要科技成果,说明牛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1)变化:从高风险食品、贫困的标志变成了完美的食物。 原因:牛奶自身的营养价值;科技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战争的刺激;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的出现;政府的提倡与重视。 (2)主要科技成果:火车、汽车的出现,便于运输;冰箱的普及,便利保存;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改善:增强体质、改善生活、提高和健全福利制度。 【解析】(1)变化:结合材料叙述的内容可以得出牛奶从高风险产品/贫困的标志/穷人的食物到了需求量很大,提高营养改善伙食的食物。原因:这种转变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有科技的进步,工业革命的影响。此外还有战争的影响以及母乳的减少。加之牛奶本身的特点以及政府的提倡更加推动这一变化。 (2)主要科技成果:结合材料的叙述可以概括出巴氏消毒法、冰箱的普及、火车和汽车的出现、电力的发明与应用等等。改善:首先从营养成分上可以增强体质,改善生活品质。其次就是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改善福利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启动经济改革计划。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制定的兵工整理计划,对全国的兵工厂提出了三个原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这些措施

A. 为坚持抗战提供一定物质基础

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 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恢复

 

查看答案

1920年,梁启超说:“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们悉数搬来运用,……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进步有等级,不能一蹴而就。”梁启超

A. 质疑否定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B. 坚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道路

C. 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回归儒学传统,挽救人类文明

 

查看答案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学课程设置为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理化、法制理财,共12门课,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由此可知这场教育改革

A. 实现了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目的

B. 带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特点

C. 近代自然科学教育不受重视

D. 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查看答案

庚子之役的惨败,使清政府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以来徒学“西艺之皮毛”,未学其“富强之始基”,以致强敌压境,无力抵御,因而企图通过改革政治,以求自强之路。1901年1月,光绪帝通谕京内外,变通政治,以图自强。清末“新政”

A. 完全否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是对甲午战争失败的直接反应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社会基础

 

查看答案

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型。……进入20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20年代,随着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种变化说明

A. 江南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B.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