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是一幅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简图,它体现了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发展进程。
根据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要求:观点明确,对该简图表述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铰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元代的纸钞,因此铜钱的流通并不通畅。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
——摘墒自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
表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俄国(苏联) |
1909—1911 | 0 | -90 | +56 | +46 |
1919—1921 | -89 | -110 | +32 | +14 |
1929—1931 | -205 | -76 | +40 | +53 |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加
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图中器具:坛、提勺、漏斗、壶)
A. 清廷成为洋人朝廷
B. 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C. 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D. 官府搜刮民脂民膏
甲午战后,许多中国人出于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担忧,开始认真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语言甚至儒家文明的价值,在许多方面,1895年后的中国失去了同一性和历史性。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 打乱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 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
C. 整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合
D. 刺激了国人变革制度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