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之后,《再生杂志》、《复兴月刊》等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及见解,各抒己见。这揭示出近代民族复兴意识
A. 在社会不同领域存在严重分歧
B. 主要出现在近代知识界和出版界
C. 推动了民族复兴实践的新发展
D. 因民族危机加深而成为社会思潮
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 总督 | 巡抚 | ||||
汉员 | 旗员 | 合计 | 汉员 | 旗员 | 合计 | |
1837年 | 3 | 7 | 10 | 12 | 8 | 20 |
1864年 | 7 | 3 | 10 | 19 | 0 | 19 |
A. 汉员比例上升实现了满汉平等
B. 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
C. 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
D. 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引发了个人、民权组织乃至州政府的起诉。有数据统计,自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就职至2月3日,他的名字已经出现在17个州的52起联邦法律诉讼之中,其中多起诉讼都缘于这一入境限制令。这反映了
A. 联邦司法程序混乱
B. 州权主义重新抬头
C. 个人自由高于一切
D. 分权制衡政治特点
中华法系有个特点:法自君出、律外有法。君主发布的诏、令、诰、谕、敕是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形式。这段评述揭示了古代中国
A. “法”大于“律”的法制特点
B. 君主、官吏的“人治”政治特征
C.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特点
D. 君主专制的社会政治特征
“漕粮”是指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宋代把当时的漕粮支出分为三份,“两分在军旅,一分在冗粮”。这客观上反映出宋代
A. 中央集权加强存在局限
B. 中央政府统治积贫积弱
C. 经济重心移至东南沿海
D. 经济发展呈现失衡状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期普鲁士的军事改革,是普鲁士统治集团基于对周边战略环境的正确认识,为赢得军事优势,以武力统一德国而主动进行的。这次改革是对19世纪初沙恩霍斯特等人以拿破仑的军事体系为蓝本重建的普军,进行一次大规模改造和完善,使军队的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战略战术、指挥方式和指挥体制适应了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从而把普军的正规化现代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次军事改革的成功,对普鲁士1864年对丹麦、1866年对奥地利、1870-1871年对法国战争的胜利,起着重大的作用;进而于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结束了德国持续许多世纪的分崩离析的局面,实现了德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统一。改革的成功使普军成为许多国家军队效仿的榜样。
——摘编自程广生《19世纪中期普鲁士的军事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期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