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

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

(2)根据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分析其本质。

 

(1)演变历程: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大臣地位越来越低下,以致丧失基本人格。 (2)变化: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协助处理朝政; 汉代设内朝或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 唐宋: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 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本质: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走向极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君权与相权的变化。(1)材料一比较容易读懂,依据材料归纳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大臣地位越来越低下,以致丧失基本人格。(2)回归教材概括归纳,秦汉专制主义表现: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唐宋专制主义表现:三省六部制、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措施;明清专制主义表现: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设军机处等。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出皇帝对大臣控制的加强,专制主义的加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清政府步步成为帝国主义的“木偶”,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阻止列强把中国变为殖民地。据此回答:

材料一:

根据上述图片,请回答:

(1)这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及背景各是什么?

(2)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校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3)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史上的哪次维权斗争?简评其历史意义。

材料三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4)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反抗斗争,其斗争概况如何?(要求:写出作战的军队及领导人)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于

A. 1956年

B. 1959年

C. 1954年

D. 1964年

 

查看答案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

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

A.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

C.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查看答案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

A.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 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 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