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7年的工人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

“1917年的工人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和反人民的行动,激起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愤恨。上述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广大工人群众所处的境遇每况愈下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使劳动人民获得了解放

C. 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越来越激起劳动人民的愤怒

D.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成熟

 

D 【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广大工人群众所处的境遇每况愈下只是当时出现的社会现象,不能体现材料的本质,故A 项错误;材料中“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和反人民的行动,激起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愤恨”可见劳动人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解放,B项错误;C只是反映了材料的现象,不能体现材料的本质,排除C;材料从根本上体现了临时政府的政策不符合当时人们的愿望,当时的俄国需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巴黎公社委员成分结构图》

材料反映出巴黎公社

A. 群众基础比较广泛

B. 无产阶级妥协退让

C. 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 经过民主选举产生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委员“瓦尔兰和茹尔德都曾任公社的‘财政部长’,曾经支配过400万法郎。但他们却两袖清风,不为金钱所动。他们家距财政部大楼并不是很近,但他们始终坚持步行上下班。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乘坐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巴黎公社委员如此廉洁,若从制度建设角度看,这主要得益于

A. 巴黎公社是一个民主自治机构

B. 巴黎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C.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社委员

D. 巴黎公社立法、行政、司法权分立

 

查看答案

与中国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相类似……它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思想力量,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有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不合理的社会。这种描述最有可能是(  )

A. 空想社会主义    B. 科学社会主义

C. 进化理论    D. 启蒙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认为应该拥护西方文化,甚至全盘西化,正因如此,要“打倒孔家店”,甚至主张废除汉字。但即便是最激进的西化论者如陈独秀,也规劝青年人要以孔子、墨子为榜样,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还将勤、俭、廉、洁等儒家思想信条视为“救国之要道”。这是由儒家思想内容的两面性与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形式的复杂性决定的。

材料二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会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过程中被“化”掉……从历史上看,儒家曾不断吸取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儒家文化不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作为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着的。

——郭齐勇《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应如何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阶段,周公把德育与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道德观念。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强调仁、礼,以教化的方式塑造人的道德规范,逐步形成一套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体系。战国至西汉,《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路径。宋明时期,理学家们进一步发展了儒学的人性论、义利观、修缮论。一方面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一方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性,揭示个人所应具备的品质特征与追求的生活目的。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道德学说,提出解决道德与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的基本原则。否定神性,强调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实用主义哲学,构建了以“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与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理论,对解决美国20世纪初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材料三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都日益完善与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二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材料四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民众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教育救国的思想屡屡见诸报章,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各类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把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列为专门学。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西德育思想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德育思想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兴盛的原因,并指出维新派教育实践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