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

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A. 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 提倡使用白话文

C. 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 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反映出,说古文没有必要,说白话文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交流,所以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材料明显反映了学者提倡使用白话文,所以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 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 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 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 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创办淮军,后又创办轮船招商局,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此人(  )

A. 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B. 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C. 固守传统观念,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D. 提出了伸民权、开议会的主张

 

查看答案

近代以后,自中国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    B. 东部地区的交通便利

C. 原有经济水平的差距    D. 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

A. 发昌机器厂──农工商总局──《新青年》──中国共产党建立

B. 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新学伪经考》──同盟会成立

C. 金田起义──总理衙门──《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大生纱厂──京张铁路局──《新民主主义论》──一届人大召开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

(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