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武昌起义的第四天,清廷启用袁世凯,督师南下剿灭革命党。不久,袁世凯集清朝军政大权于一身。面对全国如火如荼的革命起义,袁世凯提出召开国会,宽容武昌起义人士,并释放了喻培伦、汪精卫等革命党人。……袁世凯一路南下,11月1日攻占武昌,数日内又攻占汉阳。即使如此,袁世凯认为“此次鄂变,事虽仓猝,蓄谋已久……若悉索敝赋,力与一战,未尝不能收复一二省……然彼众若狂,醉心民主,兵力所能平等土地,而不能平定人心矣。” 此时的革命党阵营内部,张謇等立宪派支持和谈,黄兴也于11月9日写给袁世凯的信中期待他“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非但湘鄂人民拥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方各省无不拱手听命者。”最终,南北双方经过在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等多个问题上的协商、妥协,最终达成议和。清帝颁布《清帝逊位诏书》,中华民国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的妥协与南北议和》、《南北议和新论》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古代西方和近代西方的政治中是如何体现妥协的。请各举两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中南北妥协的背景和结果。

(3)高全喜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体现平民与旧贵族的妥协;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 近代英国的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 (2)背景:袁世凯镇压起义,提倡议和;革命阵营内部分化。 结果:清帝退位,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形式上实现全国的民主共和。 (3)同意这一观点。辛亥革命以南北议和的方式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清帝逊位诏书》和《临时约法》体现以法理形式和妥协的方式,和平实现中华民国的最终确立。 不同意这一观点。革命党人在推翻清政府的过程中有大量流血起义;辛亥革命中的议和以袁世凯等旧官僚为主;辛亥革命后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解析】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伊壁鸠鲁主张用妥协的法式解决问题,维护双方的利益和推动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举例: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发展中体现贵族和平民的妥协;近代以来英国的“光荣革命”体现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的妥协斗争,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中也体现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等。 (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武昌起义的第四天,清廷启用袁世凯,督师南下剿灭革命党”“面对全国如火如荼的革命起义,袁世凯提出召开国会,宽容武昌起义人士,并释放了喻培伦、汪精卫等革命党人”“此时的革命党阵营内部,张謇等立宪派支持和谈”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最终达成议和。清帝颁布《清帝逊位诏书》,中华民国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概括 (3)题干中高全喜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实际上说明他们认为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妥协”是积极的。首先要亮明观点,即同意还是不同意该观点。其次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说明原因,自圆其说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抗战时期,汪伪政府禁止在报刊杂志上发行不利于“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和“诽谤南京政府”的内容。这是因为

A. 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B. 众多大众传媒服务于抗战

C. 大众传媒引领社会思潮    D. 报刊杂志可引导社会舆论

 

查看答案

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

A. 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

B. 首创了“战时经济体制”

C. 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

D. 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查看答案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实业部电令各省从速设立实业司,以为各省实业管理机关。并指出,实业为将来民国生存命脉,“已成者当竭力保护,未成者当事先筹划”。这反映出

A. “实业救国”思潮深入人心    B. 实业有利近代经济转型

C. 民族工业将成为主流经济    D. 当时政府积极发展实业

 

查看答案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 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 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 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查看答案

在梁启超、严复的历史叙述中,国人“自为牛马、自为奴隶”“畜根奴性”,儒家“仁政”完全过时,“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这些叙述最类似于

A. 洋务派倡导的“中体西用”    B. 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

C. 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批判    D. 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思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