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他将《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的治乱...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他将《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的治乱兴衰。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制约了君主的肆意妄为

③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④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A 【解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论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同时宣扬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故答案为A项。董仲舒的理论没有推动道教的发展,“天人感应”理论不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含有③或④的BC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下列可支持此观点的有

①儒家思想孕育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墨家学说开启“重农抑商”的先河

③道家学说构成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础

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于1878年一1890年间,商人彭汝琮向李鸿章提出申请,李鸿章当即予以批准。1880年商人郑观应继彭主持局务,他更明确地向李鸿章要求:一、减免税厘,即“准照洋货已进口之例,免纳子口税,概免抽厘”;二、“准给年限,以免外人争利。”光绪八年李鸿章正式向朝廷请准了这一专利,在奏稿中强调指出:“查泰西通例,凡新创一业,为本国未有者,例得?(专利)以若干年限。该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其应完税厘一节,该局甫经倡办,销路能否畅旺,尚难预料,自应酌轻成本,俾得踊跃试行,免被洋商排挤。拟俟布匹织成,如在上海本地零星销售,应照中西通例,免完税厘。如由上海径运内地及分运通商他口转入内地,应照洋布花色,均在上海新关完一正税,概免内地沿途税厘,以示体恤。”

——摘编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7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请准了十年专利及减免税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鸿章的措施。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第二条日本同意接受美国、中国、英国及苏联对于上述领土及海外属地所做最后处置之任何协议。

第三条日本将下列领土及其全部主权归还中华民国;台湾及其附属于台湾省之各岛;澎胡群岛;琉球群岛。

——摘编自中国《对日和约草案》(1948年)

(注:该草案是国民政府预备参加对日和会的谈判方案)

材料二

第二条(2)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之所有权利、名嚣与请求权。……第三条日本对于美国向联合国提出将北纬二十九度以南之南面诸岛(包括琉球群岛与大东鲜岛),蠕妇岩岛以南之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与琉璜列岛)及冲之岛礁以及南岛岛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

——摘编自美国等国与日本签署的《旧金山对日和约》(1951年9月8日)

(注:该和约从1952年起生效,因中国被排除在旧金山和会之外,故中国政府自和约签订至今均未承认过《旧金山和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份文件在对日占领土问题处置上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旧金山对日和约》中,美国处置日占领土方式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8年,荷兰殖民者强迫荷属爪哇华侨加入荷兰籍。与此同时,东北边疆的朝鲜移民因为国籍问题成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尖兵,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巨大威胁。为形势所迫,清政府于1909年借鉴各国国籍法,参照中国传统律例,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条例考虑到“各国国籍法有地脉血脉,即是属地、属人主义,因两主义相持必生抵触”,因此,它采用了以血统主义为主而辅之以出生地主义的折衷办法,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或生于中国者均属中国国籍。这就意味着大量华侨将成为法律上的中国公民,清政府理所当然的具有保护海外侨民的权利。同时东北的朝鲜移民也得以加入中国国籍,成为清朝的国民。后来,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对国籍法进行了一些修订,但基本原则和内容并无多大变化。

                      ——摘编自刘训智《近代中国国籍法的发展与演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国籍法改革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国籍法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中国近代,有人将孟子的“民贵君轻”与西方的“民主君仆”联系起来,“吾观泰西民主之国,选举议院之权操于国民,弹劾总统之权操于上议院,孟子之立法殆即此意也”;墨子的“兼爱”与西方的“博爱”划了等号,“墨子之政术,民约论派之政术也”;黄宗羲强调“为天下,非为一姓也;为万民,非为一人也;”“其学说思想与卢氏(指卢梭)同”;早期维新思想家认为,《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具有现代“民约”思想的精髓,即人民主权说,君主立宪制中国“古已有之”,议会制度“颇与三代法度相符”。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更是将之发展到极致,“春秋大同之学,无不言民权者”,其“托古改制”思想成为维新志士推行民主实践的理论依托。

——摘编自张逸云《论传统民本思想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