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
A. 魏源
B. 王韬
C. 孙中山
D. 李鸿章
“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A. 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B.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鸦片战争后,经过中西风俗习惯的对比,人们认识到蓄辫习惯不适应近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发辫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勿论国内人士,即使是定居海外的侨民,也少有贸然敢将发辫剪除者。甲午惨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开始有剪辫行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威信的降低
B. 人们认识不断提高
C. 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D. 革命派的大力宣传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A. 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 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C. 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D. 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据《晋书·食货志》记载:“及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北魏商品经济不发达
B. 社会动荡,经济破坏
C. 五铢钱出现急剧贬值
D. 政府大力提倡实物交易
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A.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
B. 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
C. 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
D. 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