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

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 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C. 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 三生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A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刘祎之“即家赐死”这件事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A项正确。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结合材料,没有宰相专权的信息,所以B、D项错误。结合所学,皇帝大权独揽,而非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齐相庆封有罪,自齐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 分封制全面崩溃

B. 宗法制荡然无存

C. 郡县制初现雏形

D. 实行郡国并行制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利玛窦(1552—1610),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州,在1571年加入耶稣会,1582年来到澳门学习中文。他具有惊人的语言天赋和人格魅力,并且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他创造了罗马拼音体系,并把《四书》翻译成为拉丁文。几经挫折之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利玛窦终于得到明朝的允许定居北京,并在北京建立天主教堂传播天主教。他确定了“合儒”、“补儒”、“超儒”的路线,尽量附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来阐释天主教的教义。他把“上帝”翻译成为中国人所崇拜的“天”,所以他所传播的宗教被称为“天主教”,神学被称为“天学”。他在广东时穿佛教僧衣,到北京后则穿儒服,排斥佛教和道教的“偶像崇拜”,但是并不排斥对孔子和祖先的崇拜。他尽量用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打动中国的士大夫学者,然后在交往中渗透宗教观念。不过利玛窦的传道方式并没有得到罗马教廷的认可,埋下了康熙年间中国政府和罗马教廷决裂的伏笔。利玛窦将《万国舆图》介绍到中国,使中国人了解世界五大洲之说。他在晚年把在中国传教的经历写成记录,几经翻译整理之后,成为今天可以看到的《利玛窦中国札记》。这本书回顾了利玛窦等人在中国传教的经历,反映了从西方人角度所看到的中国的面貌和文化精神。

——摘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来中国传教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传教采取的基本政策加以评析。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及清初制度,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要经通政使司阅览、登录,内阁票拟,最后交由皇帝审阅。自康熙时起,开始出现奏折这一新的文书形式,上奏人撰写奏折后不得泄密,不经过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雍正帝即位后,规定内外大臣对属于机密、紧急的事务均可先以奏折上闻,然后再写题本作为正式报告。奏折撰写人不仅包括高级官员,一部分中下级官员经皇帝批准后也获得了此项权力。按照雍正的要求,他们对政务利弊、吏治勤惰、上下级官员及同僚品行、百姓生计、地方风俗各方面事务,凡有重要问题,不必等到完全核实,即可先在奏折中“风闻”上报。同时,对奏折的缮写、呈递过程都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如有违犯要受到严厉处分。由于写折官员都通过奏折与皇帝形成单线联系,皇帝就可以使不同等级、不同部门的官员进行复杂而秘密的互相监督,使得官员们“涕泪如雨,肺肝感振”,反复表白“惟知有皇上,不知其他”。这种效果是以前很难达到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奏折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奏折制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词汇经常是比文献更响亮的时代证言。1789年至1848年的60年时间里发明出来,或者是在这个时期获得其现代意义的词。比如“工业”、“工厂”、“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比如“铁路”;作为政治术语的“自由”和“保守”;以及“民族”、“科学家”和“工程师”、“无产者”和(经济)“危机”、“罢工”和“贫困”;又如“功利主义”和“统计学”、“社会学”和其他许多现代科学名称、“新闻出版”和“意识形态”等等。而这一切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动力就是所谓的“双元革命”——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法国、美国的政治革命。前者在资本主义不断追求经济成长与全球扩张的带动下,创造了具有无限潜力的生产制度;后者则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公共制度的主要模型。

——据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革命与词汇”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是中国出口蚕丝的主要市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汇率变动,再加上欧洲战火蔓延,中国蚕丝出口量减少,因此与棉纺织业的繁荣成对照,中国机器缫丝业反而呈现萧条的趋向。1914年仅上海一地的56家丝厂中,停工歇业的达到30家之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国家经济逐步恢复,中国机器缫丝业也有较快的发展,例如上海地区的开工厂数从1922年的65家增至1929年的104家,无锡地区的开工厂数从1922年的19家增至1929年的46家。厂丝产量也逐渐增加,全国厂丝出口量则从1922年的8.9万担增加到1929年的13.3万担,因此有专家认为,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机器缫丝行业的“黄金时代”。

材料二  在国际生丝市场上,中国从1895年占世界主要生丝出口国输出量的65.74%下降到1930年的21.76%,同期日本所占份额却从34.26%上升至68.04%。对中国在世界市场上败于日本的原委,日本人有如下分析:日本生丝的激烈竞争;人造丝的压迫;金融补助的缺乏;交通运输的不便;生产方法的不良;研究机关的失职;制丝厂家的投机;小量生产成本高;产品不统一等等。中国人有如下见【解析】
无政府之善意保护与奖励;丝业之贪近利,只知多量生产,不知质之改善;世界之金融之中心被人控制,中国对外汇兑不能稳定;租厂制的流行,双方都只图短期利益,不注重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改良等等。

——均摘编自陈争平、兰日旭编著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十年中国机器缫丝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人与中国人对中国在国际生丝市场上败于日本原委分析见解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