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1891-1962)原学名胡洪骍,他在上海...

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1891-1962)原学名胡洪骍,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原理,而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1887-1958)初名慰高,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上述材料反映了

A. 西方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B. 改名已趋向政治化

C. 追求民主与进步成为时代潮流

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解析】胡适、柳亚子等人改名反映了他们对民主与进步的追求,即材料反映了追求民主与进步成为时代潮流,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仅仅涉及到西方启蒙思想深入人心,还涉及到进化论原理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改名不涉及政治问题,改名也未体现趋向政治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仅仅涉及到新文化运动的胡适还涉及到柳亚子等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独秀在1921年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 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 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

C. 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 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这种见解,避免了用“外因”来解释中国历史及其所暗含的中国仅仅是“作回应”的思想陷阱。(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据此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中国应付挑战的主动奋斗开始于洋务运动

B. 西方侵略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

C. 中国近代的反应是由于西方侵略引起的

D. 近代中国摆脱了儒家思想影响

 

查看答案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 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 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 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 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查看答案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 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查看答案

18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式棉纺织机在英国出现,传统的动力已不适应新的需要,蒸汽机应运而生。这表明

A. 近代动力技术的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B. 蒸汽机的发明是实验科学长期孕育的结果

C. 蒸汽动力较传统动力能提供更充裕可靠的动力

D. 新的动力技术革新满足了社会生产的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