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的哲学本体论的成果,一方面他们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他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二:程朱认为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的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摘编自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三: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话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成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任继俞《儒家与儒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

(2)材料二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列举史实说明从儒家到儒教的两次改造,试分析这种改造的历史影响?

 

(1)新特点: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 (2)不同点: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主观唯心主义主义。二程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自省。(2分)依据:进步的历史观。(或“事物是发展的观点”。) (3)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神化君权,以“三纲五常”来巩固等级制度;宋朝时,朱熹等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将孔子神话为被崇拜的偶像。(2分)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使孔孟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 【解析】(1)关于“新特点”即在于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总体特征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两则材料信息。一定要答出宋明理学不同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即哲学化、思辨化。 (2)关于两派的不同观点,要从“本原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依据”一定把握住“事物是发展的观点”等进步历史观即可。 (3)在做此题时首先一定要明确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是指董仲舒和朱熹的改造。关于第一小问的“两次改造”,学生不易把握,难度较大。结合所学知识,本问实际上考查董仲舒儒学主张以及宋明理学相关内容,围绕以上内容展开,言之有理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从国家层面和民间层面分别展开,所组织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准绳”

“士农工商者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不可使杂然,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然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

——摘自《管子》

材料二:在“治生”思想影响下,明清时期一度出现了“弃儒从商”的现象。明朝万历年间的湖广员冯应京提出:“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又如九流百工,皆治生之事也”。“(商贾)阜材通商,所以国税饷而利民用,行商坐贾,治生之道最重也”。黄宗羲认为:“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居,有为巫而货居,有为有倡而货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利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几乎就弊之一端也,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管子的思想主张及其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明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就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强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摘自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法国大革命史实,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合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现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在被处死的时候说:“好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只有神知道”。材料

A. 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立场

B. 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

C. 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

 

查看答案

“是非来自公论”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观念,以下言论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 民为贵君为轻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整理

D.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