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几代中华儿女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几代中华儿女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典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表

   

     

1866

上海发昌机器厂

1873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1878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  毛泽东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说过:“有4个人不能忘记。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注:张謇,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年中状元,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救国之路);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材料四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摘自《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为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F1包含哪些因素?F2包含哪些因素?

(3)为什么材料三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你对张謇考中状元弃官不做而去办实业的举动有何感想?

(4)据材料四,归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1)特点:沿海通商口岸。 原因:沿海城市最早开放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最早瓦解。 (2)F1: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F2: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瓦解自然经济;②政府鼓励政策;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④实业家“实业救国”思潮。 (3)原因:张謇积极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推动了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感想:热爱国家,关注民族命运;淡薄功名,具有远见卓识等;关注社会发展,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 (4)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信息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关于其分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沿海城市最早开放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等方面思考作答。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F1为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等方面作答;F2位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自然经济瓦解、政府鼓励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实业救国”思潮等方面思考作答。 (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注:张謇,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年中状元,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救国之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张謇“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等方面分析作答。关于感想,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热爱国家,关注民族命运;淡薄功名,具有远见卓识等;关注社会发展,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4)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可概括为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根据材料“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可概括为工业发展迅速;根据材料“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可概括为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史学家傅斯年说“史学就是史料学”。中国史料纷繁芜杂又浩如烟海,学史者要仔细鉴别,从中得出正确的信息。

材料一    “诗歌里的古代经济”

朱门巧夕沸欢声,(七夕节大户人家欢声笑语,)

田舍黄昏静掩扃。(黄昏里农家小院门已关闭。)

男解牵牛女能织,(男能耕地女能纺织已满足,)

不须徼福渡河星。(何必向牛郎织女祈求幸福。)

(1)这首小诗描绘的情形是整个封建社会中国农村生活的缩影。依据诗歌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作简要评价。

材料二    “史书里的古代经济”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故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2)《汉书》里的这种经济现象,也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这是一种怎样的经济现象?其根源是什么?对材料一中的经济生活有何影响?

材料三    “文物里的古代经济”

(3)依据材料三分析,对于材料二中的经济现象,明代政府是什么态度?起到怎样的效果?

材料四    “报纸上的近代经济”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其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 (  )

A. 网络自由弊大于利

B. 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C. 网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D. 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查看答案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 公共汽车

B. 飞机

C. 火车

D. 轮船

 

查看答案

以下是某电视剧一场景:王某穿着整洁的中山装在上海火车站迎接李某,当李某出现时,王某上前握着李某的手说李先生您好。请你判断此场景最早出现在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中国成立后

 

查看答案

192712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下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  )

A. 当时的中国人普遍穿西装婚纱结婚

B. 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C. 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D. 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