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写到:“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父系家长制 B. 禅让制 C. 皇帝制度 D. 分封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此项行动使用一种特殊的“选票”,即陶片或贝壳。人们把威胁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投入会场的陶缸中。如某人得票超过600O,就将被判流放国外10年,但其家人不受牵连,本人亦在流放期满后恢复公民权。
材料二 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陶片放逐法”是由谁确立的?其实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涉及实行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什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所做的决定?(4分)
(3)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局限性?(3分)
(4)据材料谈谈其对今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意义。(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 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同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唐朝中央行政体制的特点。
(3)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朝到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同答:
(1)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过程。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有学者指出,中央集权制应当肯定,因为它适应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所以为历代王朝所继承,而且行之有效。该观点认为中央集权制度( )
A.贯穿中国古代始终 B.被历朝历代完整传承
C.有它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是由分封制演变而来的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 )
A.温杜德男,35岁,没有读过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
B.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
C.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
D. 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