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对教育的重视

B. 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

C. 反映了统治者一直重视廉政建设

D. 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D 【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只有在隋唐以后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而不是由于重视教育才采取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统治者一直重视廉政建设,排除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官员的选拔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官员的控制和管理,选官权收归中央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 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    B. 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勿躬篇》记载管仲对齐桓公说:“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材料表明管仲

A. 拒绝齐桓公封其为相的建议    B. 建议齐桓公制定君臣等级序列

C. 重视设置谏官监察国君得失    D. 主张严厉处置进谏犯颜的大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 “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C. 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D.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四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人民版必修3)

材料五他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人教版必修3)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的思想主张。

(2)材料三的主张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进步意义?

(3)材料四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三位思想家“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内容。

(5)综观上述五则材料,你对儒家思想的基本看法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说明本题的第四小题作为课下练习题)

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材料三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材料四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

(4)对于上述漫画所报道的内容,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则持相反意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