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表1911年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表1911年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辛亥革命导致清朝统治迅速瓦解,但最终失败。从中可以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1)背景:满清改革骗局败露;各地反清起义风起云涌;革命团体纷纷成立等。 (2)评价:政治上结束君主专制,开启民主共和;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文化上传播平等自由,走出愚昧迷信。 (3)教训:革命活动应广泛发动民众,争取更多的力量;革命意志应坚定不移,不可妥协退让等。 【解析】依据材料一“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广州起义”“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的信息以及所学清末新政失败等归纳回答。 材料二是从现代化视角评价辛亥革命,依据材料二中“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三个方面来分析辛亥革命影响即可。 本题属于开放题,结合所学依据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群众基础已经革命意志等方面归纳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此日寇猖獗,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02-10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引起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突出表现。

(3)结合材料三回答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举出敌后战场对日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断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也。

【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之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1)材料一中“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指什么?

(2)材料二中作者对秦亡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三中汉“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什么?导致了什么后果?后来又如何解决的?

 

查看答案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新政

B. 民国、孙文、共和、三权分立

C. 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 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查看答案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 北伐失利

B. 永安建制

C. 金田起义

D. 天京事变

 

查看答案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具有新的时代特点,最突出的是

A. 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新旧交替的时代

B. 提出了改革土地制度的平均主义纲领

C. 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D. 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历史任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