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解析】(1)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知,孟子有两个方面的法制观:一是当他的父亲被抓时,他不能阻止法官,说明他认为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另一方面是作为儿子的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去救走父亲,这就说明他看重人伦,维护人伦。 (2)本小题的回答要依据所学知识,把握住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各国企图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性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也不断强化,再加上宗法观念和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就形成了这种法制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承相通之处。下列农民起义的口号中未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C. 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

D.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A. 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

B. 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 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 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查看答案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 人情关系

B. 道德规范

C. 法制建设

D. 礼仪秩序

 

查看答案

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查看答案

荀子强调“礼学”,认为“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他曾猛烈批评孟子等人的思想,并培养了韩非子、李斯等著名的法家代表人。这说明

A.荀子的思想属于法家思想体系

B.荀子主张尊“礼”贬“仁”

C.儒家与法家的思想有相近实质

D.韩非子与荀子基本主张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