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
A. 社会分化加剧
B. 礼崩乐坏统治失序
C. 民本思想盛行
D. 诸子学说注重实用
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A. 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
B. 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
C.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 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在蒙元帝国统治时期,孔庙经历了破坏与重建,科举制也历经废而重置过程。这说明
A. 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不断冲突
B. 儒学统治地位开始确立
C. 汉族官僚集团已成为权力中心
D. 文化遗产的政治利用价值
黄宗羲在《明儒学家》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若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C. 重视社会实际,倡导崇实致用
D. 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一统
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这反映出
A. 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生的枷锁
B. 贞节旌表制度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C.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 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