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礼乐与法制并举
C. 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D. 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C. 儒家学说与权术
D. 正统的孔孟学说
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下列与此有关的社会背景是
A. 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增强
B. 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 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
D. 佛教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 中国由分裂到统一
C.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陶渊明的儿子新得了一个仆人,陶渊明告诉他的儿子说:“彼亦人也,可善视之。”意思是指仆人也是人,应该好好的对待他。请问陶渊明的说法是站在哪家的立场上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