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
A. 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
B. 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
C. 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
D. 是对专制君主的猛烈抨击
“朱熹曾讽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元气(物质)不灭的思想为佛教的“大轮回”;后来的王夫之指出,恰好是朱熹自己的学说和佛教的唯心主义相一致。这主要反映出
A. 宋明对外来文化的抵制
B. 理学各学派间相互攻讦
C. 理学对佛教思想的吸收
D. 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
“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所求于天。”(《春秋繁露·基义》)这一理论有利于
A. 将自然之天发展为神灵之天
B. 提升儒生的社会地位
C. 利用宗教神学为统治服务
D. 构建完整的天人之学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有一家的思想价值原则可概括为“当今争于气力”。那么这一家是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至嘉靖以后,严嵩等怙宠行私,上窃朝廷之权,下侵六曹之职,怨毒盈于天下,而祸败随之。盖阁臣之外重势而蒙恶声至此而极。
——叶向高《纶扉奏稿》卷10《乞休第十一疏》
材料三:(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亚里士多德对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曾作了如下的概括: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全体挨次进行统治,也挨次而被统治;抽签参加政治机构;对于任官资格完全没有财产定额的限制……
——应克复等著《西方民主史》
材料五:(根据1832年议会改革法)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取消市镇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111席,减少市镇人口2000——4000人的30个选区的议席各1席,……这些议席(重新)分配情况为:……另将65席授予新兴的工业城市,有22个大城市各得2席,21个中等城市各得1席。……1833年,新议会法实行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结果表明:总人口超过1044万的英国各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只有581.6万的城镇选区却选出了364名议员。
——张怀印《十九世纪英国宪政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有人认为严嵩、张居正等专权说明当时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严重削弱,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的看法。
(3)根据材料四,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下院议席调整的主要依据,并分析1833年英国下院议员来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1934年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规定: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这一规定反映出:
A. 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B.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
C. 美国总统凌驾于参议院之上
D. 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