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A.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 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C. 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D. 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直接民主保护了雅典大多数人的利益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现象始于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孙中山被称为“国父”(中华民国之父),凯末尔被称为“土耳其人之父”。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凯末尔有“凯末尔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改革主义,世俗主义和共和主义。凯末尔是一位实践家或实用主义的政治家。他的言论往往是根据实际经验,针对具体形式而作出的。
凯末尔主义“六个原则”中,字面上没有提“民权‘民生”,但“共和主义”指明“人民统治”而非专制独裁,“平民主义,主张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谋福利,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原则一致。凯末尔改革中,把法制改革放在核心位置,用法律保障民权,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人民受教育和谋发展的权利。“世俗主义”主张废除一夫多妻的落后制度,消减宗教方面的禁锢,使社会生活世俗化。“国家主义,,鼓励私营经济.保护农民的私有财产。凯末尔主义中的“民权”“民生”问题,是制度变革和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听起来入情入理,其实只是他个人的构想,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尚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北伐后,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理论上信奉孙中山三民主义,实际上既为兴民权,也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早,但直到1925年去世时“革命还未成功”,留有遗憾。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战争,三年多就取得成功。
——摘编自王三义《怎样评价历史上的国父们?——从凯末尔与孙中山的“成”“败”谈起》
(1)依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和凯末尔思想的共同特点。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民主主义和凯末尔主义实践结果迥异的原因。今天评说这两位历史人物时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东京审判”的正式名称垃“远細际军神判”,是山删设立的屯判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战争罪行的法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胜国项战败国只是要求赔款及割让领土,这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鉴于这一教训,人们考虑这一次国际审判,要在调查的基础上,重在追究战争责任。
由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所以对审判有绝对发言权,基于利用天皇的影响而顺利实施占领的考虑,美国与天皇的亲信及政治家合谋,以“东条等陆军平人对战争负责”为由,使昭和天皇免除了战争罪责,官僚及财阀等人的责任也未被追究。日本在旧金山和约中表示接受了东京判决的结果。因美国的冷战政策,审判只进行了一次便结束。此后,战犯嫌疑人被全部释放。25名A级战犯中,除了7人被判死刑外,其余的也全部被释放。A级战犯嫌疑人,曾任东条内阁工商大臣的岸信介后来还当了首相。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东京审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美国在东京审判前后对日政策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神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九
材料二将次天明,老抠起身,蓬着头同一赤脚蠢婢,赶二猪出门外。婢携糠秕,老妪取水,用木杓搅于木盆之中,口中呼:“罗,罗,罗,拗相公(王安石执拗,民间称为拗相公)来!”二猪闻呼,就盆吃食。婢又呼鸡:“朔,湖,湖,翊王安石来!”群鸡俱至……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畜养鸡豕,都呼为拗相公王安石,把王安石当做畜生。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材料三“呜呼,皋夔伊周,遐哉邈乎,其详不可得闻,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
——梁启超《王荆公》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以来官方和民间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2)梁启超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分析梁启超推崇王安石变法的原因。